庆州壹品资讯供应求购下载中心
客服电话:0934~3219918

庆城印象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推荐庆城印象

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

(1 / 7)
日期:2020-07-27   点击:3622   评论:0
查看原图    全部展开
简介:
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

图集简介:

庆阳香包是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刺绣珍品,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精湛娴熟的刺绣工艺、清新典雅的天然香料、七彩丝线手工精制而成。千姿百态的庆阳香包造型丰富、图案精美、淳朴典雅、芳香浓郁,表达着人们的图腾崇拜、趋吉避邪、祈求福寿平安、子孙繁衍、爱情幸福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是由庆阳市创办的国家级民俗文化节。庆阳代表性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非常丰富,剪纸、香包刺绣、皮影、道情、民歌、社火、窑洞民居、荷花舞、面塑、五蝠皮鼓等等,每一样都堪称陇东一绝。

举办香包民俗文化节,受到了广大的民间艺人、民俗专家的热烈拥护和热情支持。2002—2014年,连续十二届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推动庆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许多方面的积极成果。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效果是逐渐明晰起来和被更多的干部群众所认识所理解的。

——香包节以快捷的方式起到了全方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作用,高高树起了庆阳特色民俗文化的旗帜。

香包节以产业化运作的方式使原生态的庆阳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民歌等传统民间文化形态得到了完整的存续和保护,并掀起新的工艺美术创新创作热潮。“庆阳民俗文化”成为21世纪庆阳发展的关键词之一,挖掘开发文化资源,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被高度重视起来。

——香包节极大地提高了庆阳知名度,重塑了庆阳的对外形象和庆阳文化之魂,使国内外更多的人士领略了庆阳的美丽神奇。

庆阳老区办节会,许多领导同志和全国知名学者给予了极大关注,薄一波、铁木尔·达瓦买提、王光英、马文瑞、贺敬之、张仃、靳之林等以及甘肃省的一些领导同志都曾热情题词,予以支持。薄一波赞誉“庆阳香包甲天下”,王光英称庆阳香包为“民族瑰宝”;习仲勋、许嘉璐、布赫、吴阶平等领导同志曾欣然担任节会顾问;《欧洲时报》、香港《大公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重要媒体对庆阳进行了大力宣传推介;全国民俗学会年会在庆阳的召开,《走庆阳》、《看庆阳》、《庆阳历史文化揽胜》、《庆阳民俗艺术之魂》、《庆阳史话》等一批画册书刊的出版以及许多曾参加香包节的全国民俗学专家纷纷出版专著,对庆阳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研究发掘,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推介作用。以征集香包节节歌为契机,开展的新民歌创作演唱活动,涌现出了《美丽神奇的庆阳》、《荷包飘香》、《欢迎您到庆阳来》等优秀歌曲,进一步推波助澜。

尤其连续十二届香包节,庆阳获得了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五蝠皮鼓——庆阳一绝,环县——道情皮影之乡、温泉乡公刘庙——华夏公刘第一届、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荷花舞之乡、中国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等11大命名,使庆阳增加了11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在第二、三届香包节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庆阳市何梅英等48名民间艺人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庆阳市马秀珍等63名民间艺人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庆阳市民间工艺美术协会还命名170人为庆阳市工艺美术大师。建立了弘扬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人才队伍。

通过节会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宣传活动和获得的11项全国性命名,极大地提高了庆阳的知名度,通过民俗文化的展示,使更多的人们对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庆阳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香包节扩大了庆阳的对外开放,成为对外合作交流的有效载体和招商引资、抓项目促发展的良好平台,成为庆阳走向世界的桥梁。

香包节的举办,活跃了商贸市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带动了消费。尤其是每届香包节进行的重点活动——项目洽谈与招商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工作,对市直各部门、各县(区)的项目工作是一次检验,对企业项目合作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遇。每届节会均实现项目签约资金数十亿元,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

——香包节有力地促进了庆阳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繁荣了文化艺术事业,带动了庆阳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

以“庆阳五绝”为主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利用,并带动了草编、戏剧脸谱面具、戏剧服装、根雕、艺术壁挂、石雕、泥塑等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创作和文化出版业的繁荣,掀起了全市的文艺创作热潮,各项文艺演出活动持续不断。创新了文化工作机制,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艺工作者和文化部门的具体工作目标。建起了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带动了旅游业发展和商贸繁荣。尤其是香包节强化了城乡居民的市场意识,初步形成5万人香包刺绣文化产业大军,办起了一批香包刺绣龙头企业,对促进再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起到良好的作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一个香包节办成这样的气候,许多民俗专家称赞“庆阳了不起,庆阳的香包节了不起!”

——香包节促进了全市的城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以办好节会迎嘉宾为契机,近年来世纪广场、世纪大道、周祖森森公园、农耕民俗文化村、双塔森林公园、潜伏山公园、秦志山庄、古石刻艺术博物馆、华池体育馆、各县城的文化广场等一批城镇基础设施和面向市民的文体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纷纷建成。围饶节会开展的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及市容整顿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成千上万的市民在从事民俗工艺品制做过程中增进了艺术素养,陶冶了情操。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整体提高,为发展文化生产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香包节催生庆阳文化驱动发展战略。

香包节的成功举办,对加快庆阳发展带来了许多有益启示。使庆阳人对发展文化生产力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香包节凝聚了庆阳人心,增进了庆阳人的差距意识和团结进取之心,激活了庆阳人气和图谋发展的士气。庆阳人已经更为深刻地领悟到先进文化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了发展文化产业大有作为,发展文化事业意义深远。2004年,新一届中共庆阳市委领导班子已把办好香包节上升为“文化驱动”的全面发展战略,民俗文化产业初具雏形,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备受重视。中共中央侯补委员、中共庆阳市委书记黄选平提出了“一黑(石油、煤炭)一绿(绿色农业)”作支柱,特色文化唱大戏,开发“一黑一绿一文”三大产业,重点建设陇东能源石化基地、农畜土特产品生产加工创汇基地和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为重点的旅游胜地的发展战略定位,确立了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具体目标。全市人民正朝着这一目标迈进。

 

打赏

推荐图库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